一、甲醛超标的健康风险具有累积性
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室内甲醛浓度需≤0.08mg/m³(敏感人群建议≤0.06mg/m³)。即使甲醛浓度仅轻微超标(如0.1-0.2mg/m³),长期暴露仍可能引发以下健康问题:
呼吸道刺激:导致咳嗽、喉咙疼痛、支气管痉挛,甚至化学性肺炎。
免疫系统紊乱: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加反复感冒、口腔溃疡风险。
神经系统损伤:引发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儿童可能出现发育异常。
致癌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甲醛列为一类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能增加白血病等恶性肿瘤风险。
儿童、孕妇、老人等敏感人群对甲醛的耐受性更低,轻微超标也可能造成显著危害。例如,儿童居住环境甲醛浓度应控制在0.08mg/m³以下,否则可能影响造血系统发育。
二、甲醛释放周期长,超标可能持续恶化
不同装修材料的甲醛释放周期差异显著:
人造板材:释放期可达3-15年,是长期污染的主要来源。
布艺品:如窗帘、地毯,释放期约半年。
油漆涂料:通常3-6个月可释放大部分甲醛。
即使初期检测甲醛浓度仅轻微超标,随着温度升高(每升高5℃,释放速度增加1-2倍)或密闭时间延长,甲醛浓度可能进一步升高。夏季检测值可能比冬季高30%-50%,密闭12小时后的检测值可能是日常值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