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建设领域,吊车作为重要的重型机械设备,其安全操作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设备的完好以及工程的顺利推进。而吊车荷载表作为指导吊车安全作业的核心技术文件,能否准确解读它,是避免超载等危险操作的关键。不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源于操作人员对荷载表理解不深或忽视其重要性,因此,全面掌握吊车荷载表的解读方法,对每一位吊车操作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来说都至关重要。
一、认识吊车荷载表:安全作业的“指南针”
吊车荷载表并非简单的数字罗列,而是根据吊车的型号、结构、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的专业技术表格,它明确标注了吊车在不同作业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值,是吊车安全作业的“指南针”。无论是汽车吊、履带吊还是塔式吊,每一台合格的吊车都配备有专属的荷载表,通常张贴在吊车驾驶室显眼位置,方便操作人员随时查看。
荷载表的核心作用在于为吊车作业划定安全边界,它会根据吊车的作业半径、起重臂长度、起重臂仰角等关键参数,对应给出不同情况下的额定起重量。一旦实际起吊重量超过额定值,就会进入超载状态,可能导致吊车起重臂变形、断裂,甚至整车倾覆等严重安全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操作人员在每次作业前,必须先认真查阅荷载表,确保作业参数在安全范围内。
二、拆解荷载表核心参数:读懂关键信息
要准确解读吊车荷载表,首先需要掌握其中的核心参数含义,只有清晰理解每个参数代表的意义,才能根据实际作业情况做出正确判断。
(一)作业半径
作业半径,也称为回转半径,指的是吊车回转中心到吊钩中心的水平距离,通常以米为单位。在荷载表中,作业半径是重要的横向参数,不同的作业半径对应着不同的额定起重量。一般来说,作业半径越小,吊车所能承受的额定起重量越大;反之,作业半径越大,额定起重量则越小。操作人员在确定作业位置时,必须精准测量作业半径,并对应查找荷载表中的额定起重量数值。
(二)起重臂长度与仰角
起重臂长度是指吊车起重臂从根部到顶端的实际长度,不同的起重臂长度组合(如主臂、副臂的不同搭配)会直接影响吊车的起重性能。同时,起重臂仰角(起重臂与水平面的夹角)也与额定起重量密切相关,在相同的起重臂长度下,仰角越大,作业半径越小,额定起重量越大;仰角越小,作业半径越大,额定起重量越小。荷载表中通常会针对不同的起重臂长度和仰角组合,分别标注对应的额定起重量,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起重臂配置和仰角情况,准确匹配荷载表中的数据。
(三)额定起重量与附加荷载
额定起重量是荷载表中的核心数据,指的是吊车在特定作业条件(特定作业半径、起重臂长度、仰角等)下,能够安全起吊的最大重物重量,其中已包含吊钩、钢丝绳等吊具的重量。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额定起重量的限制,不得随意超载。此外,还需要注意附加荷载的影响,如风力、重物的摆动、地面坡度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吊车的实际受力,相当于间接增加了荷载。在实际作业中,即使起吊重量未超过额定值,若存在较大的附加荷载,也可能引发安全风险,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起吊重量,预留安全余量。
三、防超载操作要点:将安全准则落到实处
解读吊车荷载表的最终目的是防止超载操作,保障作业安全,因此需要将荷载表的解读与实际操作规范紧密结合,落实各项安全要点。
首先,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操作人员要仔细检查吊车的性能状况,确保制动系统、液压系统、起重系统等关键部件正常运行;同时,认真查阅荷载表,根据作业任务确定作业半径、起重臂长度和仰角,计算出对应的额定起重量,并与实际起吊重物的重量进行对比,确保重物重量小于额定起重量。若对重物重量不确定,应先进行称重或采用其他方式确定重量,严禁在重量不明的情况下盲目起吊。
其次,作业过程中要实时监控作业参数。起吊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密切关注起重臂的仰角、作业半径的变化,以及重物的起升高度和摆动情况,随时对照荷载表数据,判断是否处于安全范围。在回转、变幅(调整作业半径或起重臂仰角)、起升等操作过程中,要缓慢平稳操作,避免突然启动、制动或变向,防止重物产生较大摆动,增加附加荷载。同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在风力过大(通常当风力达到一定级别时,吊车应停止作业,具体标准可参考吊车使用说明书)、地面不平整或松软的场地作业,防止因环境因素引发超载风险或设备倾覆。
最后,建立完善的监督与应急机制。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吊车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和荷载表解读能力,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同时,设置专人对吊车作业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操作行为。此外,还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超载或其他紧急情况,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如立即停止作业、疏散人员、组织救援等,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
四、常见误区规避:避免因误解引发风险
在解读吊车荷载表和实际作业过程中,一些常见的误区容易导致操作人员忽视安全风险,引发超载等危险操作,需要特别注意规避。
部分操作人员存在“经验至上”的误区,认为自己有多年的操作经验,不需要每次都查阅荷载表,仅凭感觉判断起吊重量是否安全。然而,不同型号的吊车性能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台吊车,在不同的作业条件下,额定起重量也会发生变化,仅凭经验极易出现误判,导致超载。因此,无论操作经验多么丰富,每次作业前都必须认真查阅荷载表,严格按照表格数据操作。
还有一些操作人员对荷载表中的额定起重量理解不全面,忽视了吊具重量的影响,认为额定起重量仅指重物本身的重量。实际上,荷载表中的额定起重量已包含吊具重量,若在计算时仅考虑重物重量,未扣除吊具重量,就会导致实际起吊总重量超过额定值,造成隐性超载。此外,对于起重臂的组合使用,部分操作人员可能未按照荷载表中对应的起重臂长度组合查找数据,而是随意套用其他组合的额定起重量,也会引发安全风险。
总之,吊车荷载表是保障吊车安全作业的重要依据,准确解读荷载表、严格遵守额定起重量限制、落实各项安全操作要点,是防止超载等危险操作的关键。每一位吊车操作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都应高度重视荷载表的解读与应用,将安全理念贯穿于作业的全过程,切实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与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