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甲醛条款总被"漏掉"?
装修公司玩文字游戏早就是行业潜规则。"环保材料""符合国标"这类模糊表述,在合同里就像橡皮筋——测出超标时,他们能扯出十几种解释。更狡猾的会把责任推给"通风时间不足",甚至倒打一耙说是业主后期买的家具问题。
有个冷知识:GB/T18883-2022标准其实规定密闭12小时检测才有效,但多数人开着窗测完就被忽悠"达标"。曾有业主拿着0.15mg/m³的报告索赔,对方竟说:"又不是0.2mg/m³,急什么?"
维权被动?这些证据能救命
别等出事才翻合同!验收时花500元做CMA认证检测,比事后花5万治病划算得多。记得全程录像:从撕开封条到读取数据,连检测员的工作证都要拍清楚。某法院判例显示,带时间水印的视频比纸质报告更有说服力。
碰上耍赖的装修公司?试试这三招:
把"治理达标前停止付尾款"写进补充协议
要求对方提供材料环保认证原件而非复印件
明确超标赔偿按日租金200%计算
签合同前必须死磕的5句话
下次谈判时,直接把这几个条款拍桌上: "甲醛超标0.01mg/m³即视为违约""检测机构由双方抽签决定""治理期间按酒店费用赔偿""十年内出现污染问题无条件返工""争议直接提交装修仲裁委员会"
记住,装修公司听到这些条件跳脚的时候,恰恰说明条款戳中了他们的命门。广州有个业主靠第三点,硬是让装修公司赔了两个月房租!
现在就去检查你的合同吧!如果发现"甲醛"两个字都没出现过,别犹豫——马上要求签补充协议。毕竟健康赌不起,等闻到异味再行动,可能已经晚了三个月...
上一篇:郑州甲醛治理公司乳胶漆里的甲醛陷阱
下一篇:郑州甲醛检测公司简约装修不只是省钱还能减少甲醛
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方式登录